竹新社
近几日,多国卫健机构报告逾一百宗猴痘病例。一般认为,猴痘是非洲的地方性疾病,但近来在没有非洲旅居史的人群中发现猴痘首次出现疑似“人传人”的现象,引发各国警觉。但是,有关机构也表示,猴痘疫情对普通大众的风险并不高。美联社报道回答了有关猴痘的一些常见问题: 猴痘是一种源自啮齿动物、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病毒,偶尔会出现传播至人类的情况。猴痘病毒跟天花病毒属于同一科。 大多数人类感染猴痘的病例集中在中非、西非国家。猴痘疫情规模亦不大。猴痘在1958年由科学家在科研用猴子中发现,因此得名。首例人类病例于1970年发现在刚果。…
世界卫生组织周日表示,在通常没有猴痘疫情的国家出现病例后,这种疾病对全球整体公共卫生构成了“中度风险”。
世卫组织称,“如果这种病毒发展为人类病原体,并传播到幼儿和免疫抑制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群体,那么公共卫生风险可能变得很高”。
世卫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,截至5月26日,在原本并没有猴痘流行的23个成员国共报告257个确诊病例和120个疑似病例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死亡病例报告。
世卫组织还说,猴痘在几个非流行国家突然出现,说明已经隐密传播一段时间,并且最近有某些事件令疫情扩大。它预计随着流行国家和非流行国家的监测范围扩大,将有更多的病例报告。“到目前为止,绝大多数报告的病例与流行地区没有确定的旅行联系,并且是通过初级保健或性健康服务机构报告的。”
猴痘是一种通常比较温和的传染病,在西非和中非的部分地区流行。它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因此通过自我隔离和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可以相对容易地加以控制。迄今为止报告的大多数病例出现在英国、西班牙和葡萄牙。
路透社
 
 
滚动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