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新社
中央网信办就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》征求意见,将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道德绑架、贬低歧视、恶意揣测”列为网暴信息。 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、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。 平台应完善私信规则;应技术阻断网暴信息通过私信传输;应向用户提供针对网暴信息的一键取证等功能。 如当事人是未成年或老年人,或公开表示遭受网暴,平台应强制介入,协助启动一键防护功能。 平台因处置网暴不及时造成人身等严重后果的,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,并可责令暂停信息更新。 (中央网信办)
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》定稿公布,自8月1日起施行。相比征求意见稿
删去网暴定义中的“道德绑架、恶意揣测”。现定义为:侮辱谩骂、造谣诽谤、煽动仇恨、威逼胁迫、侵犯隐私、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、贬低歧视。
放宽对“匿名投稿、隔空喊话”账号的禁令,由不准“导向不良”改为仅要求其中不得含有网暴信息。
“平台应技术阻断网暴私信”的义务,改为“鼓励平台提供智能或关键词屏蔽功能”。
平台应向用户提供网暴信息快捷取证功能,及时保存信息内容和浏览转评数据。
将公安、文旅、广电增列入条例主管部门。
中央网信办
 
 
滚动到顶部